一、靜息表型維持策略
低血清培養條件
采用含0.5%-2%胎牛血清的培養基,可顯著抑制細胞活化標志物α-SMA的表達。實驗數據顯示,與10%血清組相比,低血清組細胞活化率降低60%-70%,且脂滴保留更完整。
維生素A代謝干預
補充視黃醇(10μM)或全反式維甲酸(1μM),可維持細胞內維生素A儲存功能。研究證實,視黃醇處理組細胞脂滴數量較未處理組增加40%,且α-SMA表達量下降50%。
細胞外基質模擬
在培養皿表面包被層粘連蛋白(5μg/cm²)或膠原IV(2μg/cm²),可模擬肝臟Disse間隙微環境。此條件下,細胞伸展面積減少30%,突起數量降低50%,更接近靜息態形態。
抑制性細胞因子添加
外源性添加HGF(20ng/mL)或BMP-7(50ng/mL),可通過激活Smad7信號通路抑制TGF-β1誘導的活化。聯合使用HGF+BMP-7時,活化抑制率可達85%。
二、活化誘導策略
促纖維化因子刺激
TGF-β1(5ng/mL)處理24小時可誘導α-SMA表達量上升10倍,且細胞收縮性增強3倍。PDGF-BB(10ng/mL)則通過促進細胞增殖,使活化細胞數量增加5-8倍。
機械應力模擬
采用柔性基底拉伸系統(10%應變,0.5Hz頻率)處理細胞,可激活YAP/TAZ通路,導致α-SMA表達量上升6倍,且細胞排列方向與應力方向一致。
代謝重編程干預
以葡萄糖(25mM)替代培養基中的丙酮酸,可誘導細胞從氧化磷酸化轉向糖酵解代謝。此條件下,細胞活化標志物表達量上升3倍,且ECM分泌量增加50%。
三維培養體系構建
使用Matrigel(5mg/mL)或膠原凝膠(2mg/mL)進行三維培養,可模擬體內纖維化微環境。三維培養組細胞活化率較二維培養組高40%,且膠原合成能力增強3倍。